“作为教师,我一直认为一件件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都可以诠释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把人格的丰碑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坚信真正的美德可以传递给学生,宽广的爱可以融化学生。”从教以来,疼爱学生就是她的工作掠影,做事认真负责就是她的工作作风。她,就是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数学教师张倩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仅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也收获了一颗颗沉甸甸的硕果。
爱心+方法=工作的捷径
(相关资料图)
张倩男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5年。班主任区别于其他任课老师的就是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对他们的学习、成长、家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学困生。
疫情期间,所有学生都被隔离在家,长时间脱离集体环境,学生们难免感觉到孤独,生活、学习情况都大受影响,张倩男带领着班长到情况比较严重的几个学生家里家访,对家长和学生分别进行辅导和谈心。
在大量的调查和家访工作后,基本掌握了一些问题孩子的情况。张倩男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谈心、或鼓励、或交流……最大限度地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爱。
张倩男的班里有一名女同学,几次想过轻生,情绪不好就不来上学,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觉得周围的人们对她都不好,没有人懂她、理解她。于是,张倩男在闲暇时开车带她去了野外的花田,让她在放松安全的环境中尽情发泄、倾诉。张倩男知道她这个年纪在很多问题上都会出现迷茫和焦虑,对她说:“你才十几岁,还是一个孩子,不需要要求自己很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可以哭,也可以犯错误。”当这位女同学感觉被理解和接纳的时候,情绪也缓和了好多,没多久也交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看着孩子每天笑容满面,张倩男说不出的欣慰。
张倩男说:“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好的用意加上好的方法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从事教师工作让我变得心胸宽阔,总能想着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对孩子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不计代价、不求回报,且总能被孩子们一个小小的举动莫名感动着,激励着,不断前行。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大爱吧!”
只有真正付出的人才能感受到爱的力量,被它震撼着心灵,坚持做着这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在宽容心、责任心、爱心感召下与学生共同成长!
积极坚持教育科研探索
张倩男积极进行科研探索,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全国优秀示范课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的青年教师论坛上发表了《做有生命力的数学》,参与编写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起始课研究案例集》。
除此之外,张倩男还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承担了新城区公开示范课——《分式》,为新城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评课,为呼市“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作示范课;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课,并且获得了新城区教学能手和呼和浩特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张倩男一直认为只有老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才可以使数学教育的生命力得以延续,经久不衰。数学的生命力在于教给孩子们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学习,并且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提升了她的专业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